方寸之间见天地 纸影传承谱新篇
“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诗句道出了纸影艺术的独特魅力。为了探寻这背后的艺术,7月8日湖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深耕湖湘文化 传播非遗新声”中华文脉传承团走进了湘潭升平轩纸影博物馆,在光影交错中探寻非遗文化的传承密码。
升平轩纸影博物馆由湖南皮影戏省级传承人吴升平及其家人筹资建设,是在其自建住宅基础上改造而成的专业展馆。“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这副描绘皮影艺术的古老诗句,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升平轩纸影博物馆的文化韵味。在吴升平老人的孙子吴渊的引导下,实践团首先参观了一楼的传统戏台区域。吴渊系统讲解了湖南纸影戏的发展历程、艺术特色及表演形式,并通过实物展示让同学们直观了解纸影的制作材料与工艺特点。
在博物馆的纸影制作工作室,吴渊现场演示了纸影制作的完整流程。据介绍,一个标准纸影角色的制作需要经过设计、雕刻、上色、组装等20余道工序,耗时约40小时。“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吴渊说道,我们所观赏到的传统影戏背后是艺术家们的坚守和专注。在二楼展区,实践团成员观摩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纸影艺术作品,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地域纸影的风格差异,深化了对这一非遗项目的认识。
实践环节中,成员们在专业指导下完成了纸影DIY制作,并学习基础表演技巧。成员们还即兴合作完成了一段纸影短剧表演。表演结束后,参与表演的同学开心的和大家分享说:“当亲自站在舞台上时,才真正明白‘台下一分钟,台上十年功’这句话。”
实践团指导老师表示“非遗保护重在传承,传承关键在青年。”活动结束后,希望能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不断扩大纸影文化的影响力。成员们纷纷表示,将把所见所闻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传统文脉的传承贡献青春力量。